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书 > 稿件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

时间:2025-04-18 07:24:20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

在一步步向前发展的社会中,新闻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新闻稿的格式有很多,而且都是在新闻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不同时期格式也不一样。你所见过的新闻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 1

为切实保障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安全过冬,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全市在2022年11月—2023年3月,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

一是切实加强站内照料。

强化生活保障,严格落实救助政策,准备、更换受助对象冬季衣服和床上用品,提供24小时热水,供应有营养、有温度的餐饮,满足受助对象冬季生活需求。强化安全保障,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和安全巡查制度,重点加强冬季干燥火灾隐患排查,确保机构安全。强化服务保障,根据温暖过冬需要,为生活不能自理的救助对象提供洗漱护理、饮食照料、心理疏导等人性化服务。

二是全面开展救助寻亲安置。

对一时无法确认身份的流浪乞讨人员,在入站后24小时内通过全国救助寻亲网、“头条寻人”、救助管理信息系统人脸识别、公安机关协查等形式开展寻亲服务,按要求发布寻亲公告,对需要安置的受助对象报请市民政局妥善安置。

三是强化街面巡查救助。

会同公安、城管部门,安排专车专人,准备棉服、方便食品、防疫用品等救助物资,深入城区大街小巷、桥梁涵洞、建筑工地、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巡查,劝导流浪乞讨人员入站接受救助,对不愿入站的发放御寒物资,帮助他们温暖过冬。

四是开展主题活动精准救助。

分别开展“关爱弱势群体,爱心服务送到家”“寒冬送温暖,同心护未来”两个主题活动,针对性实施救助。组织干部职工入户追踪回访,邀请精神病医院专科医生,到村(社)入户开展义诊,对近年来救助过的80名特殊困难救助对象或因病、因困存在流浪隐患的精神病人,并赠送温暖包;通过到村(社)入户,对活动对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政策宣讲、口腔护理健康教育、座谈交流、互动游戏、赠送爱心物资等方式,对全市120名(户)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其家庭开展救助。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 2

为有效应对寒冷天气,做好防寒御寒工作,切实保障我市困难群众安全、温暖过冬,12月21日下午,市民政局深入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联合市慈善会认真落实各项防御措施,积极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

一、开展走访慰问活动。

在冬至当天,市民政局党组书记温伟荣带领慰问组先后来到金鸡镇、赤水镇走访慰问了低保家庭及特困供养对象,为他们送上节日的问候,并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经济状况,叮嘱他们关注身体健康。此外,慰问组还到当地的养老机构进行检查,要求各机构要紧抓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密切关注老人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切实保障民政机构服务对象度过平安祥和的寒冬。

二、及时发放防寒物资。

此次寒潮来袭,正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为减少寒冷天气对我市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市民政局提早谋划、提前部署,及时采取有效应急措施,把防寒物资及时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本次寒冬送温暖活动共为我市低保家庭、特困供养对象等困难群众发放220件防寒大衣和220张棉被。

三、深入开展专项行动。

降温以来,市救助站加大了街面救助巡查力度,开展全天候、全方位救助,积极劝导、引导街头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入站避寒,或就地发放棉被、大衣等防寒物资,11月以来,共派出2个工作组22人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6次,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及时得到救助服务。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 3

12月28日,吉安市工信局驻青原区新圩镇栗溪村第一书记颜廷富带领局帮扶工作队开展“寒冬送温暖”活动。

在栗溪村,帮扶工作队员细心帮助孤寡老人试穿棉衣,耐心叮嘱老人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有困难及时向帮扶队反映。一床床温暖的被子,一件件厚实的棉大衣,一句句关心的话语,帮扶队员们用一个个温馨真情的举动换来了老人们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此次活动主要面向栗溪村脱贫户、低保户和孤寡老人,共计送出8床棉被和12件棉大衣,通过活动不仅温暖了困难群众的心,也让农村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切实提升了困难群众的幸福感。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 4

为加强严寒天气期间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近日,市民政局制定下发了《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系统部署全市开展2022年“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行动将持续至明年3月份。

“自11月中旬以来,各地就已经开始了每周3次以上的街面巡查。气象部门发布寒潮预警后,将每天开展街面巡查。”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车站码头、繁华街区、桥梁涵洞、地下通道等流浪乞讨人员容易集中活动和露宿的地段,民政部门协调公安、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组织人员开展地毯式摸排巡查,及时为需要救助的人员送温暖。

行动将按照分类救助原则,对露宿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以解决临时寄宿等基本生活保障为主、街头疏导为辅;对于劝导无效、不愿接受救助的,提供必要的棉衣、棉被、食品和防疫物资,留下详细求助方式,并加强后续跟踪劝导;对在街头流浪乞讨的未成年人、街头危重病人、精神病人等特殊群体应以保护性救助为主,带回站内进行救助或送往定点医院进行医疗救治,做到及时救助、精准救助。

为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市民政局还要求各地积极创新救助方式,通过志愿服务、公益合作等方式,动员引导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和志愿服务组织等参与街面劝导和站内救助服务。同时广泛发动环卫工人、公交出租司机、夜间保安人员等热心群众和志愿者提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线索,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救助工作的良好氛围。

“我们全天候24小时接待求助人员,并提供食宿、医疗、返乡乘车凭证等救助服务,确保求助人员能够随时吃上热饭、热菜,切实保障求助人员的基本生活和人身安全。”市救助管理站有关负责人表示。行动期间,宁波各救助管理机构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和服务接待制度,畅通24小时求助热线,确保第一时间响应求助线索,做到“有求必应、有应必行”。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 5

1月13日下午,定海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郝理金和定海区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的志愿者们来到定海区残疾之人之家,开展新春送温暖活动。

定海区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定海区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关爱部部长李路讲述企业的成长经历故事,为残疾人朋友们树立了积极向上的正面榜样;郝理金副主任鼓励大家要自立自强,展现残疾人身残志坚的风采。

志愿者为残疾人朋友们带来了围巾、毛巾、电暖宝等慰问品。残疾人之家的残疾人朋友们表演了手语歌《感恩 ……此处隐藏2899个字……以及“日巡+夜巡”两班制开展街面巡查。

当晚22时,救助站工作人员在街上徒步巡查途中接到单位值班人员转来的群众电话,告知东林寺附近桥头发现一位流浪人员。得知情况后,救助站工作人员立即赶到现场,发现该名流浪人员为走失对象,马上为其发放了棉衣并及时向相关部门了解情况,最后通过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最终将这名流浪人员送回住地,恢复正常的生活。

20xx年12月16日晚xx时,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照常在街头开展救助巡查,走到南街时,突然发现街边有一位正在休息的老人,老人冷得瑟瑟发抖,工作人员先为他送上崭新的棉衣并耐心询问老人的情况,救助站工作人员按照“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对其讲解救助政策,耐心劝导,用真情感动老人,老人最后表示愿意接受救助,救助站工作把老人领回救助站住一晚后,第二天便将老人送回户籍地。

天寒人心暖,救助未停歇。在救助中,这样暖心的事例不胜枚举,救助站工作人员除了救助,也把定期回访当成救助工作的重要环节,以避免救助人员再次走失。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 13

献爱心,送暖意,暖寒冬。在春节来临之际,五里镇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寒冬送温暖”活动,让更多的困难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过冬,喜迎虎年新春。

区总工会走访慰问五里镇公益性岗位人员

平桥区总工会一行到五里镇九店居委会开展“冬送温暖”活动。区总工会一行为67位公益性岗位人员送来帽子、围巾、手套、耳暖、口罩、保温杯等防寒保暖爱心物品。活动中详细询问公益性岗位人员的家庭情况、经济来源和生活困难,肯定了他们为全镇人居环境整治作出的贡献,鼓励他们要更加积极乐观,坚定信心跟党走。

区五里镇:心系群众,寒冬送暖

春节来临之际,五里镇召开退休老干部座谈会,喜迎新春佳节,共看九店新变化,共话九店美好未来。会上,表达了党委、政府对退休老干部的浓浓关爱之情,鼓励他们退休不忘发挥余热,为推动五里镇高质量发展献言献策。会后,党委书记、镇长冒着大雪带领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干部分片入户走访,为高龄老人、特困人员、困境儿童、三类户等弱势群体送去过冬物资和救助金,叮嘱大家做好疫情防控,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宣传春节安全常识,让党委、政府的温暖驱走冬日的寒冷,每位困难户都能过一个祥和、平安的新年。

五里镇组织开展“希望工程·温暖冬天”活动

镇团委积极组织人员采取上门慰问、集中慰问等方式对困境儿童进行慰问,及时将羽绒服、围巾、手套等过冬物资发放到学生手中,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20xx年共为五里镇“三类户”学生和困境青少年发放了47套爱心物资。

爱心村民反哺家乡,物品虽小情意大

年末岁尾,在海尔集团务工的连丰村村民李民权,带着米、面、油等过冬物资回到连丰村,慰问村里5户困难户。大堰村、柿园村爱心人士也纷纷为本村的困难户送来了过冬物资。物品虽小情意大,村民李民权说:“平时也没有能力帮助家乡,村里给我们做了那么多实事、好事,我们也想回报一下社会,东西虽然不多,但是代表了我们的一片心意!”

企业献爱心,佳节送温暖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五里镇辖区内的企业主动作为,积极行动,充分发挥企业新时代精神文明模范带头作用,带着对困难群众的一片情意,积极贡献爱心,组织人员带着过冬物资和慰问金入户走访关怀困难户,送去企业的温暖。

通过一系列的“寒冬送温暖”活动,树立了五里镇政府的良好形象,密切了干群关系。今后,五里镇将持续开展各类关爱活动,尽力为辖区内困难户排忧解难,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持续走深走实。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 14

近日来,为切实有效做好降温、寒潮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县民政局牢固树立“民政爱民民政为民”理念,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确保民政服务对象安全、温暖过冬。

一是高度重视,提早安排部署。根据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民政部门工作部署,县民政局迅速安排,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全县民政系统要把降温、降雨、大风霜(冰)冻天气防范应对工作当做当前重要任务来抓,及时拨付各类救助资金,严格落实相关关爱帮扶政策,全力保障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确保民政服务对象温暖过冬。

二是积极应对,开展送温暖行动。寒潮来临前,县民政局已向全县特困人员发放棉衣2125件,折款48.87万元,并由局班子成员带队组成5个工作组深入各镇(街)督导困难群众防寒保暖工作。全县镇(街)、村(社区)两级共派出375个工作组对困难群众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其中慰问低保对象1120人、特困人员1192人、低收入对象203人,发放慰问金3.36万元,发放棉被、大衣、棉鞋、油米等物资折款共约39.24万元。县救助管理站扎实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活动,加强对城乡主干道、车站、街面、桥梁涵洞、农贸市场的巡视与排查,确保流浪乞讨人员安全过冬,共救助19人,发放棉被16床,军大衣13件,衣服15套以及食品、饮用水等物资一批。

三是全面检查,做好福利机构防寒保暖工作。在寒潮期间切实做好供养机构入住人员的关爱工作,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对福利服务机构进行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机构内用火、用电、用气、供暖等方面安全,同时加强食品、饮用水等生活物资和棉衣、棉被等御寒物资以及必要取暖设备的储备。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 15

城市温度骤降,寒冬悄然来临,伴随着寒冷而来的是温暖关怀与无限爱心。寒冬冷的是身体,却冻不了一颗颗热忱关怀的心,东区街道党工委领导始终心系辖区民政重点关注对象的情况。为确保辖区孤寡老人、五保户、残疾人和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得到及时的帮扶救助,过上一个温暖、祥和的冬天,东区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各社区工作人员身怀为民情怀,“雪中送炭”,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慰问活动,为他们送去党的深切关怀和慰问。

工作人员通过电访问候、入户探访的方式,对辖区独居或孤寡长者、患病服务对象、残疾人士、低保户等民政重点关注的服务对象进行慰问,详细了解每户家庭情况,个人身体情况,认真记录他们急需解决的问题和迫切需求。一声声贴心的问候,一句句暖心的叮咛,让每家每户倍感温暖。截至发稿之日,工作人员共电话慰问了东区530名民政重点关注对象、走访了80户孤寡独居长者困难长者,为他们送上御寒物资,同时叮嘱他们密切关注天气信息,适当地增加衣服。在这次“温暖之旅”中,独居困难长者根叔在收到棉被后紧紧握着工作人员的手,发自内心的感叹:“真的很开心,今晚可以盖上新的棉被暖乎乎地睡觉了,天气降温也不怕寒冷了!真的很感谢党和政府、东区街道民政工作人员的帮助。”

“送温暖、献爱心”慰问活动,不仅给予群众物质上的帮助、情感上的温暖、精神上的鼓舞,更紧密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各类民政对象充分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爱。东区街道公共服务办公室将继续关心关爱辖区民政对象,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同时及时储备相关御寒物资,尽最大可能帮助每一位困难群众,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让东区更有温度,让这个冬天不再寒冷!

《寒冬送温暖活动新闻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